借摔角的標誌 -Bret Hart的介紹論現代摔角

 

歡迎轉載,但請著明來源。

 

 

第一章 - 認識摔角

第二章 - 語言問題

第三章 - Bret Hart,一個漫畫主角般的人

 

待續............

by Nightmare


 

第一章 認識摔角

可能會有大大留意到筆者把Bret Hart放在Kane之後寫,但筆者先聲明,排名是不分先後的.Bret Hart的傳奇程度更是現在的Undertaker,Triple H,HBK都比不上的了,更遑論Kane呢!
在Kane篇之後才執筆寫Bret Hart,主要是因為寫他的意念是在Kane篇之後,跟網主Hoholun對話後,才有感而發的.
小弟對Bret的認識稱不上是很深,相信板上很多大大都比小弟更認識他.然而,小弟對他卻是有一種獨特的「感覺」,故希望在這網海中,跟大家分享.

可能大家會想,筆者是怎樣認識這偉大的Bret Hart呢?
會不會是因為在很多年前的一個晚上,當筆者夜歸回家,被幾個不良少年襲擊,絕望之際,一把正義聲音從後傳出來....喔!筆者曚曨間只看到一個黑影把那虐不良少年都轟飛,然後他像天使一樣伸出一隻手扶起我,他就是Bret Hart了,是他救了我!

可惜,以上只是筆者無聊的幻想,筆者認識摔角,是中學或小學時透過香港的一個電視台播的「周末摔角大狂熱」,可能很多資深的摔角迷都覺得那是一個很垃圾的節目,因為那電視台找來的配音員亂來,又加了很多不知所謂的元素進去.......

不過,有一點是沒有改變的,就是那正邪分明的陣營,摔角手獨特的打法,造形,我不知道在那時有沒有見過Bret Hart,可能我那時已經無意間看過他比賽也不定,畢竟那是很多年前的事,而且重點是,那電視台把摔角手的名都譯得很怪.我只依稀記得Hulk Hogan,Sting,Kamana......

到了中學時期,一次無意間,開電視,百無聊賴的轉到了衛星台,看到一個身穿紅衣,面具的摔角手,被對手拂倒馬上站起來,更在全場觀眾的歡呼下使出ChokeSlam.我再次迷上摔角了,沒錯,那便是我先前一篇文章介紹的Kane.

除著自己再次迷上摔角,我在網上無意間發意了COFW,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那是什麼了,那是一群熱愛摔角的亞州人,在網上建立的摔角聯盟,自行編制劇情,比賽,都是靠文字來表達,那是一個很棒的地方,可惜...現在基於種種原因,COFW這網上摔角遊戲已經結束了,但我相信,有玩過COFW的人,都不會忘記這遊戲曾帶給大家那熱血沸騰的感覺,大家一起天馬行空的想劇情時的樂趣,設計自己人物時的投入.
看到這文章的網友,如果有興趣知道什麼是COFW可以在香港的雅虎搜尋或直接到W-imax.hk的討論區看看.

在Cofw玩過後,我認識了很多資深的摔角迷網友,像台灣的Shawken,在wimax版也有出現的Bret,幫大家從美國購買摔角光碟的人,還有......在香港,迷摔角的程度不輸給任何人的Hoholun.

這些資深的摔角手不厭其煩的對我這個新手介紹了整個摔角史,我斷斷續續的明白到摔角其實是很不簡單的,一個短短不到1小時的節目,要動用的人力物力是你不能想像的,他們的編劇,綵排,練習的時間是很緊湊的,而每一部份的是非常的認真.絕對不是兒兒嬉嬉,可能看到這文章的,有非摔角迷的網友,他們會說「摔角都是打假的」「像造戲」「現在的摔角都像演,不值一看」

如果你是這樣認為的話,我可以告訴你,你們每天在看的香港電視節目也是一樣的.
我指的是那些7時至11時的「劇集」,我不是對這種節目不尊敬,我個人雖然不喜歡看,但喜歡看人相信大有人在.
你們會喜歡這種編劇編出來的肥皂劇,這種劇情千篇一律的劇看津津有味.為什麼要否認娛樂摔角的存在?

我剛剛說的只是節目演出前短短幕後制作及準備,要論到摔角手的話,你們知道當一個青年立志要成為摔角手後,他要受到多少年的訓練嗎?當中的過程有多辛苦,有機會遇上多少意外?
一個成功從摔角學校出來,更被WWE選中的摔角手,是小之又小的.一個認真的受訓選手是要用上他一星期6天或以上的時間,還要注意營養及身體的鍛鍊.
這絕對不是一個因為長得好看的人行街時被星探選中,下星期便開始拍電影.抑或從選美勝出,或一個半工讀一星期幾天的演員班後出來的演員可比的.

你們會尊敬,喜歡這些從20多人的選美,一屈百多人的演員班當中出來的明星,演員.那為什麼就要說那些從數千人當中,每個都是經千辛萬苦,隨時會因意外已抱憾終生的訓練後出來的摔角手說三道四?

 


 

第二章 語言問題

我在認識到很多資深的摔角迷後,便開始愈來愈迷上現代摔角之餘,更對以前的摔角手,故事線產生興趣,便開始去更嘗試深入的認識,而我發現到,當我問到他們最傳奇,經典的選手是誰,他們都異口同聲的告訴筆者一個名字「Bret Hart」.為了認識這個經典的選手Bret Hart我便開始尋求一些英文網站,一些有紀錄他資料的網頁,而在忘同時我又發現了另一個我們值得關注的問題了:

很多香港人在蠢蠢欲動的考慮要不要迷上摔角時,令他們卻步的便是--語言問題.
筆者不知道執筆時,香港的英文台還有沒有播摔角,但一般香港人要接觸到摔角的途徑不外乎3個:電線,買dvd,網上.除非你有興致乘飛機到現場看.

而巧合地,這3個途徑都有一個共通點......就是,沒有中文翻譯或字幕.
香港電視台不把摔角當成是主打的節目,也就沒有打算花錢去請旁白翻譯.
如是者,很多人就在這語言不通的大前提下,慢慢的放棄了對摔角接觸的興趣.

的確,現代摔角的魅力已經不侷限於比賽,因為他不同其他運動,像足球,就算你不聽旁白,仍然可以看得很興高采列,因為他的內容都直接演譯了出來.
但摔角不可以,比賽的搞笑播道員說的是英文,選手亂入說的是英文,故事的進行,對白也是英文.
聽不懂的話,根本不可能看下去.

「聽歌學英文」是我以前中學一位畢業多年的師兄提出的學英文方法,我不是不尊敬他,而是..
這方法在現在已經行不通.現在外國像Britney Spear, Christina Aguilera, Avril Lavigne,Hilary Duff的歌,都為了押韻而強行把一個字放在句尾,更什者,把一個字折開,而且聽歌只學到英文生字,你平常說話的音調不可能跟唱歌一樣.硬是要筆者說可以學到英(美)文的歌,不是沒有,聽Rap歌吧.Eminem,Chingy,Nelly,50 Cent都是不錯的選擇.你可以學到日常用的英語.

家長希望兒女的英文在娛樂中也有進步的話,不是聽英文歌,看小說,那些都是你常培餐一個媲美專業翻譯員時才會用的做法.想簡簡單單學實用的英文,看摔角節目才是上上之選.他一個小時內,幾乎每秒都有報導員在旁述,什至選手間的對話,也是地道的美文.或是偶爾從觀察的支持牌也可學到不小生字.
你不要以為那節目的英文很膚淺,別說只是留學生的筆者了,筆者在外國一些地道長大的外國學生有時候也會出現聽不懂選手,旁述的情況,如果你的兒女或你自己可以從節目一開始到最尾都聽得明白,恭喜你,他/你已經可以像外國人一樣流利的說英文了.

 


 

第三章 Bret Hart,一個漫畫主角般的人

承接第二章,筆者為了解決言語不通的問題,所以同時也很積極以另一身份NightOX在各遊戲版翻譯smackdown遊戲的攻略,希望可以幫到一些不懂,或懶去理解故事的網友玩得更投入.

說到這裡好像有點偏離我寫這文章Bret Hart傳奇一生的原意了,事不宜遲,筆者還是快點開始寫Bret Hart的事好了.

如果說要畫一本最經典的摔角漫畫,主角一定非是Bret Hart不可,除了因為他一生的峰迴路轉本身不用修改已經可以拍成一套電影外.還有就是他的外型,他是那種完全符合一個主角,把身為主角的條件都俱備了的摔角手.

一本運動或勵志漫畫,主角永遠不會是那種橫行霸道,身高2呎,力大如牛的力量形運動員,Bret Hart他很明顯地不屬於以上說的那類人.他身型中等,不高不矮,他不是力量形,或以蠻力見稱的摔角手,以是以技術,頭腦致勝的類形.
一般的漫畫,主角永遠不會是最帥,最英俊的那個,看看有那本漫畫,主角身邊或他的對手,不是往往會出現比他英俊的人?
在這點,Bret Hart也是完全吻合的,說到帥,HBK比他帥多;酷?那是Kelvin Nash,Undertaker或Kane;型?The Rock,什至不是頂尖選手的Jeff Hardy.
勵志漫畫的主角,往往不是一開始便受注意的人,而是自己奮鬥開創出自己的一條路.
綜合了以上的幾點,Bret Hart本身可說是很適合作為一本漫畫的主角了!
所以,他的人生也就如一本漫畫一樣,充滿熱血,眼淚,成功,跌倒,唏噓,感慨,無奈...

1985年,故事的開始,就如眾多的漫畫主角一樣,他一開始不是很受到摔角公司高層的重視,因為那時,摔角被認為是種比「壯」的運動,觀眾喜歡看力量比力量,或是有誇張的造型,一如大家所知,Bret Hart故然不如其他6呎多7吹高的選手強壯.

他只是跟另一個選手組成一個雙打組合,一直奮鬥了兩年,他們才得到雙打組合的冠軍腰帶.這次可說是Bret第一次開始受到觀眾的注意,也有一點知名度了,但注意...只是一點而已.

後來,他的雙打組合解散後,更是我們的主角Bret Hart面臨最大考驗的時刻.如果這是一個遊戲的話,無疑他在這關輸了便Game Over的了,而且是不設續關.
因為,在當時大家都認為,雙打組合出身的就只是永遠的雙打,解散後,是不可能闖出什麼的,這可說是在摔角界中的宿命,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摔角組合「Hardy Boyz」「Dudely Boyz」「APA」「Too Cool」等..他們解散後,有哪一個是可以獨當一面的?答案是沒有.

然而這到了今天仍沒有摔角手可擊破宿命,卻被Bret Hart打破了.他憑著他獨特的打法,一直在摔角界捱下去,然在他贏得州際冠軍的一刻,他可說是終於擺脫了這宿命的魔掌了.

一個漫畫的主角,往往是會有奇蹟幫助他的.
如果說Bret Hart傳奇的一生真的如一本漫畫一樣的話,那他的奇蹟就是出現在1992年的加拿大.當時的他,雖然已經嘗過州際冠軍,雙打冠軍的滋味,然而人們及高層仍是不怎樣看重他.要不是看在Bret Hart是加拿大人份上,他們才不會安排一場在他們心目中是「必輸」的冠軍挑戰賽給他.
但是,這節目卻不是什麼重要的ppv,只是單純的在加拿大一場表演賽,所謂的冠軍挑戰,也只是為了增加入場人數的宣傳,什至連傳播也沒有.

可是,奇蹟發生了,Bret Hart憑著他的堅持,及他本身便位列頂尖摔鮮手的實力,擊敗了當時的冠軍,贏了這場「必輸」的比賽.在眾人的錯愕下,沒錯,新的冠軍誕生了.

待續.

-Nightmare
2004/11/29